紫光文学城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部分(第1页)

龙舟的组成人员有鼓头、锣手和水手。鼓头是龙舟中的主角,在苗族村寨中很受大家尊敬。他身穿布长衫,外套镶有黑边的红色或青色背心,头戴宽边麦草帽。鼓头在比赛中要背靠着龙头,面向水手,按节拍击鼓,从而协调水手划行的速度和节奏。划龙舟结束后,大家要先选出第二年的鼓头人选,并将鼓和龙头一并送到他家。新鼓头接鼓时,要款待送鼓的人。锣手就是打锣的人,他坐在离鼓头1米左右的地方,由小男孩装扮成女孩形象,佩带着银项圈和精美的银饰衣,和着鼓声敲铜锣。

龙舟上的水手共有38名,他们都由寨子里的壮小伙担当。这些人分别站在母船和子船上,龙头一个人撑槁,母船尾巴上站着5个人,其中一个人掌握船行的方向,并发出调节水手划船速度的号令。每个子船被分为4段,每段站有4名水手。他们每人手持一根5尺长的木桨,穿紫青色土布短衫和丹士林布裤子,腰上扎着嵌有银扣的腰带,头戴马尾斗笠,帽沿上还插着3片银片。

五月二十四日这天,各村寨的龙舟就汇拢在清水江边。这时江两岸的人会赶到江边,燃放鞭炮迎接他们,还要为龙头挂彩绸,并送上鸡、鸭、鹅、猪、羊等物,这些东西一般挂在龙须上或放在母船的船槽里。龙头上彩绸和礼物越多,说明这个队伍越受人喜爱,鼓头越受人敬重。比赛开始时,用土炮发出比赛的信号,这时只见江上的龙舟如同离弦之箭,几十条桨掀起一片片浪花,两岸的锣鼓声和呐喊助威声雷动。

在龙舟节上,除龙舟赛外,还有球赛、图片展览、赛马、斗牛、斗鸟、对歌等活动,平坦的地方还进行物资交流。傍晚时,还要进行对歌活动,成群的男女青年高声对唱情歌,江边很快成为歌的海洋。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1)

傈僳族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主要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另外,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保山地区也有傈僳族居住。傈僳拥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以物代信的“来苏”

傈僳族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传统的婚俗,那就是男女青年通过以物代信的“来苏”相互交往,并以此来谈情说爱。

如果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他就会找来两小截长短一样的茅草、一个完整的大蒜、一个槟榔和一些草烟,再加两小片嫩绿的树叶,并把叶子面对面地合在一起,然后用一张白纸或芭蕉叶包好,用红线扎牢,送给他心爱的姑娘,这就是情书──来苏。它所暗含的意义很含蓄、很丰富:同样长短的茅草表示双方各方面都差不多,我在姑娘中选上了你;完整的大蒜表示两人以后永不分离;槟榔和烟草表示我爱你的心是挚热的,我想把你含在口中;相对的绿叶表示我俩结婚吧;红线表示红火的相爱。

姑娘收到小伙送来的情书后,经过一番仔细考虑,如果同意和小伙子来往,就会把槟榔嚼了,草烟留下用。姑娘还会给小伙子回一封同样的“情书”,在里面加上一些芫荽,外面用白线扎起来。芫荽表示我愿和你相好,白线表示我清清白白。如果姑娘想拒绝小伙子,就会找来一截辣子和槟榔、草烟等原物退还。小伙子接到回信后,知道了姑娘的心意,也就不再去追求这个姑娘了。

二、傈僳族丧葬

傈僳族人一般实行棺木土葬,如果是非正常死亡的人则多实行火葬,而且村寨及家族均设公共墓地。傈僳族人死后,由死者的邻居来主持葬礼。如果老人去世,尸体要停放于火塘边的木板或篾席上,以麻布盖脸,然后进行祭奠活动。全寨子的人都要前来吊丧,家属要杀猪宰羊招待吊唁的人。

前来吊唁的人,带着猪羊肉和酒。在吊丧活动中,所有人都要唱丧歌,告慰死者的亡灵。大理地区的傈僳族会在人死的当天通知死者的亲友,并准备宴席招待吊丧的人。主丧人得知消息后,要从家里牵一只羊去奔丧,把它和带来的酒献给死者。到死者家里后就要杀羊,先在羊角上挂上两条孝布,然后把它牵到棺木前杀死,以示献祭。

家人要请傈僳族巫师尼扒为死者的灵魂开山引路,使它能够顺利到达阴间。巫师用溺死的鸡放在死者胸部,表示镇住阴魂,然后带着亲属绕灵,男性死者绕9圈,女性死者绕7圈。尸体入棺妥当,家人在院子里烧起大火;亲友们则带着物品献祭,日夜围坐火塘,听尼扒或老人唱本民族古老的丧歌。在出殡前一天的晚上,主丧者要召集吊唁的人为死者举行打歌活动,一般会持续一整晚。

出殡起灵时,以向空中连发三箭为号,开道的尼扒念驱鬼咒语,送丧的男子们舞弩挥刀相随,送葬的乐队吹奏芦笙,8个小伙子轮流换着抬棺,在中途不停歇赶到墓地。如死者是男子,在埋葬时还要把他生前所用的砍刀、弩弓、箭袋等物品悬挂在墓室里做随葬品;如果是妇女,则把她生前用过的织麻工具、煮饭用具等作为随葬品悬挂在墓内。棺材入土后,众人立刻垒坟,并举行打歌(又称跳乐、跳脚、跌脚、左脚舞、三跺脚、踏歌等,是一种群众性的舞蹈),一方面表示告慰死者,另一方面表示酬谢大家。有的地方则在坟丘上栽一些芦草,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草要是长得很茂盛,就代表这家的后代将会发达兴旺。入葬的当天晚上,亲人还打着火把来上坟,以此来消解死者的孤寂。

第九章 傈僳族文化(2)

三、傈僳族马古

口弦在傈僳语中称“马古”,是傈僳族的传统器乐之一,历史悠久,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簧”。据史籍文献记载,从先秦到晋代,簧就是贵族使用的高雅乐器,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很盛行。在公元4世纪末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簧已经非常流行了。元代以后,簧在内地逐渐失传,但在边疆地区仍相当流行,傈僳族人从簧中派生出了口弦。

根据材料的不同,口弦分竹制口弦和金属口弦两种;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片弦和多片弦;根据演奏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手指弹拨弦和用丝线抻动弦。傈僳族的口弦长15厘米,宽1厘米,一般用坚硬的楠竹片制成,即用锋利的刀子刻薄竹片,然后在口弦的中间刻一道沟,中间放一块簧片。簧片的首部宽大而薄,朝向柄端,中部窄而厚。簧舌的两侧削成斜面,根部较薄,与片头处相连。弹动片头时,簧舌自由往复振动发音,音响低沉,音色优美动听。

演奏口弦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弦柄,如果是多片弦则使它们呈扇形,把簧舌放在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口弦尖端,便可以发出乐音。

演奏抻动口弦时,因为每个簧片的顶端都系着一条线,所以演奏者要把线头套在右手上,以手指牵拉线头,使簧片振动发出声音。演奏者还可以利用双唇来增加共鸣,以口型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

傈僳族的口弦应用范围很广,人们在生产劳动、谈情说爱时,都喜欢用它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在结婚、新房落成或过年过节时,人们常常演奏它来为舞蹈者伴奏。

傈僳族年轻姑娘最喜爱口弦。小伙子一旦和姑娘相恋,一定会制作一个精巧的口弦,并雕刻出带有花纹系有丝线的弦筒,把口弦装进弦筒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姑娘则把它佩戴起来作装饰。

傈僳族姑娘都能熟练地演奏口弦,她们把曲调和自己想要表现的情绪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演奏出美妙的口弦曲调。

盛宣怀家族  私人生活史2  图说北京三千年  混蒙  富甲美国  朝鲜战争备忘录  2046  你为什么不再爱我  后晋枭雄录  韩娱大亨  就是爱宠你  翻开我家老影集  宠物宝典  我是秦二世  武则天  战意冲霄  转折1927  母亲的红色之恋  侠道三国  大荒劫  

热门小说推荐
歌王

歌王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重生平行世界,缔造歌王传奇!...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君少心头宝,夫人哪里跑

从我身上下去。男人的声音透着几分无奈和隐忍。我不。少女摇头,双手死死抱住身下的男人。听话,你这样我没法睡。以前我都是趴你身上睡的。那不一样你现在是人。京城杀伐果断,残暴冷血的神秘大当家意外被只小奶猫所救,从此化身猫奴,跌了一众下属的下巴。然而当有一天睡醒发现怀里的小奶猫变成了俏生生的软萌小丫...

武林风流传(多情皇帝)

武林风流传(多情皇帝)

中原武林大地北有天芳谱七朵名花,南有美人图十二美人!武林之中,侠女成风,我一出世,无一落空。皇帝本多情,情深意更浓,武林有南北,皇帝就是我。...

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

异界召唤之千古群雄

这里有西楚霸王‘项羽’。这里有绝代杀神‘白起’。这里有千古奇人‘鬼谷子’。这里有西府赵王‘李元霸’。这里有盖世猛将‘吕布’。这是一个开挂的故事,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人呢?快进来扶扶朕(疯狂暗示加入书架),朕要拿传国玉玺,给读者老爷们砸核桃!什么?不吃核桃?没关系,拿朕的金箍棒来。给读者老爷们先剔剔牙,再随朕前往...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娇艳人生)

非凡人生凌轩是这个都市的主角,他身上发生的一切,应该是男人们都渴望得到的。他的经历,就是一个个娇艳美女组合而成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非凡人生绝非一般的人生故事,娇艳人生,不走寻常路。非凡人生延续面包作品的一贯风格,更清新,更自然,更现代!总结只有一句YY,只有YY,男人的YY,最尽情的YY!...

发个微信去天庭

发个微信去天庭

当秦奋手机微信摇出了天庭朋友圈,他发现自己的人生变了,但天庭的变化更惊悚。想要金点子,行,拿东西来换,我不挑食。超市,串串香,等一系列熟悉的东西对原有的天庭造成了冲击。秦奋看着天庭的物产,发现自己似乎要发了。种田,数钱,好多事要做。我是先吃蟠桃呢,还是九转金丹。签已过,人品嘛,我很有节操可以吗?求点求收求票票,求包...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